市场动态
大亚湾第一烂尾楼滨海星城自曝“有质量问题”
2014年07月15日11:16 来自:原创 点击:23795
打印
[摘要]大亚湾滨海星城6年前二度烂尾至今。7月9日,滨海星城开发商——惠州市成龙房地产集团公司(下称成龙公司)突然召集众多媒体,主动报料称“滨海星城已建房子有质量问题”。
没钱付工程款 房产商自曝“家丑”
声称“大亚湾第一烂尾楼”滨海星城( 资料 图库 团购 点评 )“有质量问题” 将于下周一强制拍卖
大亚湾滨海星城6年前二度烂尾至今。7月9日,滨海星城开发商——惠州市成龙房地产集团公司(下称成龙公司)突然召集众多媒体,主动报料称“滨海星城已建房子有质量问题”。在这之前,成龙公司与滨海星城的承建商——中外建南方建设有限公司(下称南方公司)因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打了一场官司,成龙公司败诉,要支付南方公司工程款等2亿多元。因无力支付这笔款项,滨海星城将于7月14日进行拍卖。
■相关新闻:
●>>>大亚湾滨海星城疑再陷烂尾窘局
.jpg)
有“大亚湾第一烂尾楼”之称的滨海星城已先后两次烂尾。
焦点1 房屋质量
开发商:墙柱混凝土不达标
7月9日,成龙公司对外宣称:其在大亚湾澳头开发建设的滨海星城项目存在房屋质量问题。
滨海星城位于澳头安惠大道边,1991年在大亚湾房地产泡沫中第一次烂尾。2007年,成龙公司、大亚湾淞惠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惠阳湘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甲方,与乙方南方公司签订合同:由南方公司全额垫资建设滨海星城,其中成龙公司是开发商方面的实际负责方。
据了解,滨海星城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共规划建设8栋楼房,最高楼有49层(加地下室),曾被誉为“将来大亚湾的地标建筑”。该项目2007年施工,到2008年8月,项目1、2栋主体封顶,另外7、8栋也已建部分主体。此时,南方公司提出停工,并要求成龙公司支付工程款项1亿多元。
对此,成龙公司总经理庞学瑛说,南方公司是担心成龙公司无法支付工程款。“当时房子很好卖,我们打算边销售房产边支付承建商工程款,但南方公司担心利益受损,不让我们销售。”庞学瑛说,当时部分房子已获得预售许可,且有120多名客户交付了购房定金。
庞学瑛认为,南方公司不准销售已建好的滨海星城,是因为当时在建的8号楼地下室墙柱的C60混凝土不达标,“他们担心房屋质量问题被客户发现”。
“作为开发商,我们也不愿自曝家丑,想着将问题解决就行。”庞学瑛说,8号楼地下室墙柱C60混凝土不达标的问题是工程部和监理单位先发现的,并向承建商南方公司提出交涉。2008年2、3月间,曾有3家单位进行抽检,“检测结果是不合格”。
庞学瑛说,但南方公司没有采取补救措施,而是在2008年8月向成龙公司等发了一封《拟暂停施工滨海星城项目的函》,以成龙公司等“施工图纸修改频繁、内部管理混乱、资金严重紧缺、股权结构权属不明、市场物价严重暴涨”等为由,提出“拟定暂停该项目施工”。
“鉴于市场影响和资金回笼困难等,我们同意南方公司先封顶已建了39层的1、2号楼,并同意暂停施工。”庞学瑛说,之后项目停工,至今未能复工。
庞学瑛说,因为各方对之前做过的3次检测结果都不满意,经协商确定由南方公司委托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监测总站检测,并以此检测报告作为最终结果。“2010年的这份报告显示,8号楼地下负三层墙柱混凝土强度检测只有45,严重不符合设计要求。”庞学瑛说,这说明房屋确实存在质量问题。
承建商:重新检测显示符合要求
对于成龙公司所称的“房屋质量有问题”,南方公司副总经理曹荣根予以否认。
7月9日,曹荣根接受了记者电话采访。“不是我们说质量有没有问题,是经过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检测的,报告检测是合格的,达到质量要求。”他说,滨海星城1、2号楼的竣工报告都已经出来了。
曹荣根说,当年滨海星城项目监理公司确实反映8号楼地下室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而对于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监测总站出具的检测报告,他表示不完全同意,“检测合格的我们接受,不合格部分不接受”。
曹荣根说,上述检测报告显示8号楼地下室转换层、负一、负二、负四层的混凝土强度都符合设计要求,只有负三层不合格。后来,他们另外委托广东省建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重新检测,“结果显示都符合设计要求”。
关于停工原因,曹荣根说,停工是因为建好1、2号楼后,成龙公司却未按合同约定给付工程款。“合同约定主体工程封顶后,他们就要支付90%工程款,当时我们封顶了2栋。”他说,滨海星城项目合同造价是3亿多元,但从施工到停工,南方公司已垫付了1.5亿元。当时成龙公司根本无力支付工程款,而南方公司垫资压力大,所以不得不停工。
焦点2 融资纠纷
开发商:对方一开始就在挖陷阱
“后来,南方公司称能帮助融资,要求以滨海星城在建项目为抵押借款,但条件是南方公司要成为成龙公司的控股股东。”庞学瑛说,当时成龙公司为了能尽快复工,便同意了对方的要求。
2010年3月,双方签订协议,成龙公司以1020万元的价格,将51%的股权转让给南方公司,转让的股权只限于滨海星城项目。庞学瑛说,结果约定的融资期限到期后,南方公司并未融资成功,同时拒绝将51%股权交回成龙公司。最后转让时,那1020万元并未给成龙公司,而是经南方公司授意汇入其一家关联公司。“他们一开始就是在挖陷阱,停工、融资以及后来的起诉,让我一步步往下跳。”庞学瑛说。
2010年9月底,南方公司向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成龙公司等支付拖欠的滨海星城项目工程1、2、7、8号楼的施工工程款及逾期付款利息共1.6588亿元,以及机械停止费及其他各项损失费共3310万元,同时要求在滨海项目工程拍卖或折价变卖中优先受偿。2012年8月,市中院作出判决,南方公司的诉求悉数得到应允。
“在起诉过程中,南方公司是成龙公司控股股东,我们无力抗辩。”庞学瑛说,顾及项目销售影响,他当时在庭上没有将滨海星城质量问题提出来。他同时认为,法院判决的近2亿款项不符事实,“顶多9000多万元”。
成龙公司根本无力偿付近2亿元款项,南方公司便申请强制执行。日前,滨海星城项目已作为强制执行标的,将于7月14日进行拍卖。
成龙公司法律顾问赖先生认为,在起诉过程中,南方公司是成龙公司控股股东,相当于自己起诉自己,目的就是想侵吞滨海星城项目,将成龙公司的财产全部收归名下。
庞学瑛及赖先生说,作为开发商,主动报料房屋质量有问题,这是“走投无路的一步”。赖先生说,希望有关部门关注滨海星城质量问题并作出回应。
承建商:只想要回应得款项
对于成龙公司所称“融资被骗”,曹荣根反驳称:“是他欺骗了我,当年是成龙公司叫我们去融资。”曹荣根说,融资时,深圳贷款银行要求要有深圳市企业控股的企业作为借款主体,成龙公司才将51%的股权以1020万元转让给南方公司。
“我们不是不退还股权,根据协议,他们得拿钱来赎,不是说给就给的。”曹荣根说,“我们要这些股权干嘛?约定股权转让只针对滨海星城,他们公司的盈利等我们又不参与。”他说,截至目前,成龙公司应支付南方公司工程款、股权、借款及利息等共计2.6亿多元,“他们没钱支付,就只能拍卖房子,让别人来开发了”。
曹荣根强调:“我不是要他的房子,我只要我的钱。”对于滨海星城项目时至今日仍烂尾,曹荣根说:“我们也觉得可惜,这个项目把我们也拖垮了。如果有能力,我们早就建了,现在也是无能为力。”
业主 停工就没来看过
成龙公司称,滨海花园在建时销售火爆,已有120多名客户签了协议、各交了1万元定金。2008年停工后,曾有业主找中介代理商闹,“但他们大多是要求项目尽快开工”。
7月9日下午,几位交了定金的客户接到成龙公司的电话后赶到滨海星城。“没想是这个样子。”显然,客户之一孙先生对滨海星城的烂尾并没有过多关注。他说,他是2010年交的定金,买的是1号楼一套49平方米的公寓。“之前交定金也就是为了投资,后来听说停工了,但一直没来看。”
专家 检测结果理论上不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成龙公司提供的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所作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该监测总站分别于2010年2月3日~2月5日、2010年6月7日对滨海星城8号楼地下室墙柱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检测构建为泵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60,抽检数量共126个。检测报告均为专业数据表格,并无文字总结或定论。
大亚湾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相关负责人邓先生介绍,单个构件的检测数据只能说明其单品问题,而其批量是否合格,或者批量是否与整体结构安全质量有关,则由项目设计院对检测报告数据进行抗压核算才能得知。
邓先生解释,混凝土强度在理论设计都会有富余量,在实际操作中只要与设计值相差不大,经核算不影响安全就可以通过质量验收;如果影响安全,则要对产品进行加固或返工,再检测合格后方能验收。“比如设计强度等级是C60,但实际操作中因水泥、水分、比例等的搭配不同,不可能都是C60,有的超过,有的低于这个值。”他说,根据经验,实际混凝土强度等级与设计要求相差在一个等级(5个点)以内,一般都是允许的。
在滨海星城的检测报告中,抽检的8号楼负三层墙柱24个构件数检测结果为“抗压强度推定值45.0”。邓先生认为,检测结果C45,与设计要求C60相差了3个等级,理论上是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但是否会对房屋质量造成影响,要由设计院进行核算”。
新闻背景
滨海星城23年未建好
大亚湾澳头安惠大道边,两栋高高矗立的楼房十分抢眼,不过楼房还只是空架子。除了两栋已有30多层高的楼房,旁边还有几栋较矮的楼房,均只是建了部分主体。整个楼盘被围墙围起来,从后面一扇小门进去,只见工地杂草丛生,不知多久没有动过了。这就是滨海星城项目,2007年开始施工,2008年8月停工至今。由于多年未动工且复工日期未知,它成了名符其实的烂尾楼。在当地很多居民眼中,滨海星城俨然成了“大亚湾第一烂尾楼”。
这已经是滨海星城第二次烂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庞学瑛来到大亚湾买地皮、建房子,滨海星城所在地块就是那时买的。他成立了成龙公司,自任公司总经理,妻子是法人代表。滨海星城是他在惠州的第二个项目。庞学瑛原本想着在滨海星城建成后,他就功成名就,告老还乡,可这一等竟是两次烂尾。
“滨海星城是1991年动工的,刚打了地基,国家宏观调控就来了,大亚湾房地产泡沫破裂,房子不好卖,我的资金链也断了,只好停工。”庞学瑛说,滨海星城自1991年烂尾后,他就一直等待机会复工。
“2007年,我本想通过融资筹集资金重建滨海星城,可南方公司找到我,说他们可以全额垫资建设。”庞学瑛说,2007年,南方公司全额垫资兴建滨海星城。谁知,开工还不到一年,南方公司就提出停工。
“为了这个项目,我等了20多年,已经投入了9000多万元,赚的钱、借的钱都投到里面去了……”78岁的庞学瑛无奈地说。
来源:东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