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专家提醒:惠州不要再走三亚模式
2014年07月01日08:54 来自:原创 点击:15325
打印
[摘要]日前,惠州市旅游局和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签订协议,有关专家受邀做惠州旅游发展的智囊团。有专家建议在惠州建首家自然旅游示范区,还有专家建议惠州重整山河旅游资源,按照北山、中城、南海3区做好功能定位。
“巽寮湾酒店已经太多了”
华南理工大学和市旅游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专家提醒惠州不要再走三亚模式
日前,惠州市旅游局和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签订协议,有关专家受邀做惠州旅游发展的智囊团。有专家建议在惠州建首家自然旅游示范区,还有专家建议惠州重整山河旅游资源,按照北山、中城、南海3区做好功能定位。
“在生态游和观光游中找平衡”
6月27日、28日,惠州市旅游局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专家团,考察了惠东巽寮、惠阳叶挺将军纪念园、西湖。6月28日又举行研讨会,专家团又为惠州旅游发展支招。会上,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和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吴业春签订了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由华南理工大学为惠州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依惠州的需要开展旅游课题研究,双方人才整合,推动惠州旅游企业成为该校学生的实习基地。
“假期到景区排队看人”的大众观光游模式,已让很多人“累觉不爱”,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力主推“自然旅游”。他把惠州的53个景点分了类,包括南昆山、罗浮山、巽寮湾在内的21个,都属于依赖自然的旅游景区。其中,山脉资源大多停在生态旅游的阶段,重在保护环境;而惠州沿海则建了很多五星级酒店,现在已经饱和。而且,各家酒店把沙滩圈起来,成了私家领域。他认为,惠东需考虑好要不要因政府对投资额热衷而在沿海继续建五星级酒店,“惠州不要再走三亚模式,巽寮湾的酒店已经太多了,不要等把所有滨海资源全规划成了可以卖的产品,然后发觉不行时再推倒重来。”
李力建议惠州发展“自然旅游”,在保护环境的生态游和普通的观光游中间找平衡,重新树立惠州的旅游形象。
“西湖是珠三角的,不单是惠州的”
在28日的研讨会上,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系主任吴志才还提出了惠州应重整河山。他说,惠州是旅游开发很好的实验室,囊括了广东省的所有旅游资源,也和广东省的一海二山三江四区的旅游格局类似,是广东旅游的示范和名片。
现在,惠州的景区旅游已经崛起,但中间的城市休闲游还相对较弱。所以,他建议惠州重整山河旅游资源,按照北山、中城、南海3区做好功能定位,其中,北山的罗浮山、南昆山走“国家生态示范旅游区”,中间依托西湖,打造泛西湖概念,把城区做成珠三角城市中央休闲区,“西湖不是惠州的,而是珠三角的。”而南海则通过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做成国家旅游度假区。
惠州已经在“上山进湖入海”的景区旅游开发上走了30年,如今进入第二步———“下山环湖深海”环旅游带产业发展。现在,惠州正在做环罗浮山、环南昆山、环西湖的旅游产业带,把观光景点转化为度假景点,是未来10年要走的路。等实现之后,则进入旅游发展与全市共融的全域旅游时代。
来源:南方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