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环大亚湾新区管委会挂牌办公
2014年06月30日10:03 来自:原创 点击:19884
打印
[摘要]根据报道,环大亚湾新区跨及惠阳区、大亚湾区、惠东县三个县(区),但不涉及行政区划调整,不过其建设发展必然牵涉到辖区内各区域间利益。
一周政情 把脉城市发展
惠州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继续转场全市推动项目落实现场会,截至上周,已先后在仲恺区、惠城区、博罗县举行了三场现场会。今年是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关键之年,惠州要在转型路上继续奋进,要推动稳增长,项目建设至关重要。
从现场会的规格足见惠州此次对县区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齐齐参加。与此同时,各县区负责人被要求全程参与现场会,亦有互相激发的意思,目的在于县区之间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对公众来说,这一轮现场会的最大看点是市里对各县区发展路径的再定位。
6月19日,第一场现场会在仲恺区举行。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仲恺区成为全市7县区的G D P“领头羊”,以只占全市2.8%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市委书记陈奕威在现场会上明确,仲恺区是“特区”,要牢记使命,确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要敢于担当,争当经济、城市和社会“三个转型”的示范区。陈奕威详解,经济转型,要从制造向创造转变,潼湖智慧城的建设要尽快破题;城市转型,要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把高新区打造成为一个新城市;对于社会转型,仲恺要提升人口的素质,吸引更多人才。
6月23日—24日,第二场现场会来到惠城区。惠城区是惠州市中心城区,区位优势明显,如何做到与中心城区的地位相适应,则是个问题。市委书记陈奕威指出,惠城区要主动作为,努力成为“三宜”城乡的首善之区,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推动“三宜”城乡建设的排头兵和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排头兵。早在2012年初,时为代市长的陈奕威就寄望惠城区积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区的“首善之区”。此次对惠城区的再定位延续了一贯的治理思路,坚定明确而切中要害。在现场会上,补齐工业短板、做大现代服务业这两大高频率的处方,也是向来对惠城区对症下药的体现。市长麦教猛更提醒惠城区要直面第三产业发展稍显乏力的现状,特别是今年以来餐饮住宿业发展放缓,近期也出现个别大型商场撤场。
6月26日,第三场现场会在博罗县召开,市委书记陈奕威寄语博罗县要努力争当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县。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定位,博罗县至少在2009年就明确了这一概念,其中2011年11月博罗县新一届政府承诺了今后5年的工作思路,也包括了“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等经典性表述。博罗县内部东西片区的发展差异一直惹人关注,博东片区多数乡镇的GDP不及博西一个村。2013年,市委书记陈奕威至少两次提及要加快发展博东片区,其中,去年12月10日,他专门带队到博东片区调研,强调博东片区必须加快发展,但加快发展的过程必须要守住生态底线。可以预见,区域协调发展将是博罗县当前亟需破解的瓶颈。
环大亚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无疑也是上周的大件事。根据报道,环大亚湾新区跨及惠阳区、大亚湾区、惠东县三个县(区),但不涉及行政区划调整,不过其建设发展必然牵涉到辖区内各区域间利益,如何有效对三个县(区)的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从而避免三个县(区)各自为政、恶性竞争、重复建设是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大亚湾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是应这一需求而设立,作为统筹协调机构而存在,这一点从其职责上可窥见一斑:不负责新区内具体的社会管理和行政事务,而是承担新区经济建设的统筹、指导、协调、督促职责。官方认为,环大亚湾新区的成立,将有力破除三个县(区)之间存在的发展瓶颈,产生了“1+1+1>3”的综合效益。
上周惠州本地值得关注的政闻还有:2014年“万众评公务”活动启动,市直及驻惠135个单位将共同“赶考”。副市长黄树正表态,评议为“不合格”(低于60分)的单位,安排主要领导在媒体与群众面对面谈整改,并对其领导班子进行诫勉谈话。年度排名末位的单位也将接受集体诫勉谈话。连续两年年度排名末位的单位,将建议市委考虑调整单位主要领导岗位。6月24日,全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及时召开,市委书记陈奕威、市长麦教猛双双出席,提出在处理好现有问题楼盘的同时,加强监管,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环境,防止新的问题楼盘出现,并呼吁“抱团发展”。 □诗茗
来源:南方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