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惠州拟细分成五大功能区
2014年06月04日16:34 来自:原创 点击:3454
打印
[摘要]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珠三角东岸都市区重要的增长极、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市。
总体定位
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珠三角东岸都市区重要的增长极、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市。
国土开发总体战略将遵循“核心优化、向海拓展、北部保育”,到2020年全市总的开发强度控制在11.1%左右,66个自然文化保护区域被列入禁止开发名单……6月3日起,《惠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称《规划》)开始征求意见。根据规划,惠州新定位为“珠三角东岸都市区重要的增长极”,全市被细分为调整优化、重点拓展、农业与乡村发展、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禁止开发等5个功能区。为此,还将推出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等配套政策,并对7县区领导及班子进行相应的政绩考核。
未来6年城市空间扩张不超八成
目前,惠州的国土开发强度总体偏低且区域差距明显。其中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的开发强度较大,高于15%,集中了全市一半的建设用地,而博罗、惠东、龙门的开发强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位于3%至8%之间。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仅171.98万元/公顷,不足深圳的1/4和广州的1/3,在珠三角九市排名第七。
针对土地闲置以及用地效率低等问题,《规划》提出,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合理控制城乡建设规模。到2020年,全市总的开发强度控制在11.1%左右,这比2012年的9%将适当提高约2.1%。城市空间将控制在756平方公里,这数字在2012年为429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城市扩容增长要限制在76.2%以内,防止未来几年城市突然大规模扩张。
景区核心区内严禁房地产开发
惠州市的《规划》以镇街道为基本划分单元,将县区空间进一步细分为调整优化区、重点拓展区、农业与乡村发展区、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区以及不按行政区界线划分的禁止开发区域,共五类。其中,调整优化区为惠城中心区的6个街道和惠阳的淡水,重点拓展区7个县区均有涉及,农业与乡村发展区及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区则主要集中在惠东、博罗、龙门。
《规划》还将包括惠州西湖、罗浮山、南昆山、惠东红树林在内的66个国家、省、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划入禁止开发区域。全市禁止开发区面积为2400.4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为1392.10平方公里(未包括基本农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2.43%。其中还明确,在景区核心区内严格禁止房地产开发,对已经建成的项目要进行就地改造。
龙门博罗惠东县城将建成“三极”
对于国土开发总战略,《规划》提出了“十二字方针”,将优化提升惠城、惠阳中心城区(核心优化),重点发展惠城、仲恺、惠阳、大亚湾、博罗县南部、惠东县城及其南部地区,促进朝海延伸、海陆统筹(向海拓展),以及对龙门县以及博罗北部、惠东北部等山区进行合理开发(北部保育)。
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一城三组团、三极、多节点”的构想首次得到完整阐释。其中,“一城三组团”指整合空间资源,构建惠城、惠阳—大亚湾、仲恺的城市空间格局。除惠城、惠阳中心城之外的三个次中心城市——龙门县城、博罗县城以及惠东县城被寄望打造为城镇化的“三极”。新墟、稔山、永汉、罗阳等9个中心镇,园洲、沥林、黄埠、平潭、潼湖等8个重点镇以及其它一般城镇则构成“多节点”。
与定位不符的项目落户将受限
针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规划》要求进行政策配套。在投资政策上,将按领域安排和按功能分区安排相结合。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还将制定分区项目准入标准,作为项目审批和投资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不符合各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的项目实行更加严格的投资管理。在政绩评价上,将对各级政府实行各有侧重的考核,7县区和各镇街的党政领导及班子都被纳入其中。市委组织部还将牵头制定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具体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
在产业政策上,重大产业项目的规划与布局必须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将设置各区域差异化工业准入门槛,对不同功能分区的项目设置不同的投资强度、增加值水耗、增加值电耗、容积率等强制性控制标准。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已有产业,则建议退出或转移。
县区规划目标
惠城区:
建设成为区域高端服务功能区,珠三角东部都市区重要城区,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宜居示范区。
惠阳区:
建设成为广东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惠州市地区性副中心城市,珠江口东岸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区。
大亚湾区:
建设成为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港城融合生态湾区、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仲恺区:
打造成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的国家一流高新区,珠三角地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惠东县:
粤港澳滨海旅游度假基地、珠三角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珠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临港工业基地、中国女鞋生产基地。
博罗县:
建成广东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目的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龙门县:
建成全国生态经济特色县、广东省重要的生态旅游基地、生态型工业新城、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
■解读
功能区规划将对其他规划有约束力
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规划,是其他有关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和布局方面的基本依据。《规划》将各县区国土空间细分,明确了各类功能分区的地域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目标及开发指引,并提出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将有利于提高开发效率,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引导人口与经济在国土空间合理分布。
他说,目前该规划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市民可以通过市政府官网或市发改局网站查看文件内容。如有意见和建议,可在30日内向该局反馈。
■释疑
5个功能区分别有哪些内涵
调整优化区:
开发强度已达到较高水平,拓展空间有限,需要以优化提升现有城市空间品质和发展层次为主的镇(街道),体现城市功能、城市特色以及文化风貌的核心地区。
重点拓展区:
空间开发与拓展的主要地区,资源配置和区位条件较好的镇(街道),已经具有一定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基础,是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点地区。
农业与乡村发展区:
农业与村镇协调发展地区,以适度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积极发展都市农业以及建设新农村为主要功能的镇(乡、街道),适当控制国土开发强度。
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区:
具有重大生态意义的地区,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自然人文特色为主要功能的镇(乡、街道),发挥生态调节、郊野游憩的作用。
禁止开发区域:
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周欢